下一代互联网拉开商用大幕
商用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
2012年12月25日,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内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在清华大学通过项目验收,下一代互联网全国大规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专家委员主任邬贺铨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抓紧出台后续的政策,考虑到政策的市场导向性,国家应尽快明确IPv6发展的准确时间表,为互联网发展做出指引。”在研究者眼中,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和重要标志。“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表示:“采用IPv6版本的地址协议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在国际上已成共识,IPv6网几乎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代名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1亿,从2011年起基本维持不变。IP地址供求失衡,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需要新IP地址,IP不足矛盾将更加突出,限制我国互联网事业的继续发展,IPv6的发展迫在眉睫,未来下一代互联网在我国的商用之路亟需重视。
下一代互联网的商用需求
下一代互联网商用发展以IPv6为起始点已成事实。IPv4地址协议转向IPv6地址协议将对互联网及其应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为我国互联网商业应用部署提供更加高效和更大规模的基础平台,此外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和应用的结合,为下一代互联网商用发展注入更多新内容,都将为我国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商用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2年6月6日——“世界IPv6日”,在由CNGI专家委员会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峰会”上,CNGI专家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做“CNGI与宽带中国”的演讲中指出,当前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兴应用的网络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而我国的IPv4地址资源相对缺乏,网络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尤其是地址分布不均。因此,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对于我国而言是刻不容缓。他谈到,“互联网已经发展到宽带化、移动化、泛在化为表征的下一代互联网时代,引发互联网的新一轮变革,能顺应互联网发展和转型的企业成功地占有市场的主导权,反应迟钝的企业将失去竞争力。互联网技术处在泛在化的前夕,技术走向尚未明晰,但以IPv6起步已成事实,当前应抓住宽带中国的战略实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和IPv6的普及,推动向IPv6的过渡。”邬贺铨强调,“作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应该起到引领的作用。”
确保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
由于目前互联网规模以及网络中IPv4的用户和设备数量相当庞大,IPv4向IPv6的过渡不可能一次实现,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实现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确保已有的IPv4的用户体验,又要解决部署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如何为IPv6的用户增加新的应用,这是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网络演进面临的最大挑战。
“近几年在IPv6标准化层面、过渡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在现网中已经得到一系列的部署并得到很好的验证,我国也在该领域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案并得出国际标准;在产品化方面,主流的设备制造商的研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过渡产品也在运营商的现网中得到验证和测试,这些都为网络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邬贺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也认为,下一代互联网要既保持现有互联网的优势,又能解决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问题,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推进IPv6网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实现两代互联网的过渡并最终实现互联互通?下一代互联网必须要解决2个重要的问题:其一,下一代互联网是否能够兼容现有所有的网络和设备,确保已有的IPv4的用户体验;其二,是否能解决部署中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同时为IPv6的用户增加新的应用和技术平台。
加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示范工程
我国自2003年启动了中国互联网的示范工程,所有的国内运营商都参与了此项工作。今天,中国的运营商,如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新增的设备都是双栈的,都具备IPv6的功能;如果网络将来需要转到IPv6,运营商均能自如转到IPv6,这得益于CNGI作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积累了相关经验,并带动国内运营商的成长。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也曾分析了IPv6的发展趋势:“对于运营商来说,IPv6的过渡技术是目前最急于成熟的,无论是过渡技术的研究,还是规范的标准以及能够真正商用的设备、实现网络的管理,都需要进一步推进,并逐步产业化。”
例如,2008年IPv6在北京奥运会登场,在奥林匹克公园多个运营系统中得以大规模部署。北京奥运会的58场馆中全面部署了基于IPv6的大规模远程视频管理系统。奥运组委会通过利用IPv6传感器,视频摄像等系统全方位监测奥运设施情况。该设施均具有IPv6特色优点:无状态自动配置。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采用IPv6技术,向全世界展示IPv6技术是中国较早的一个构想。中国推崇IPv6技术。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仅有6000万个IPv4地址,显而易见这无法满足中国目前网络接入需求。
加强产业链多方协同合作
很多专家认为,未来要改变IPv6困局,需要产业链多方协同合作,首先网络运营商需要尽快将现有网络完成IPv6改造,让用户和内容提供商具备接入IPv6的条件;同时引导内容提供商尽快提供IPv6业务,让用户可以通过IPv6访问到业务。在相关网络硬件产品研发中,在IPv6的产品开发,我国多家企业,如华为、中兴都开发出了自己的IPv6路由器。但是真正在核心的原创技术上我们还与国外很多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断努力创新。
未来展望
纵观国外,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下一代宽带的国家战略,已经着手进行IPv6商业应用。美国提出在2012年9月前,所有政府机构网站和ISP必须提供IPv6服务,支持纯IPv6访问。欧盟也早已规定TOP100网站必须采用IPv6协议,日本所有的ISP都已参与到“IPv6行动计划”。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在推动向IPv6的过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需要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IPv6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曾谈到,下一代互联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信息化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世界各国都把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在宽带、移动互联网、计算技术和其他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作为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中,着手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筹规划工作。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11个“十二五”规划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包括对信息技术、产业、应用、资源、安全;包括对于下一代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在内的整个网络和互联网发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以及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和产业支撑均作了战略部署,来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发展,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保驾护航。从政府层、互联网管理层、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和企业对于下一代互联网关注和推动,确保了未来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商业规模应用的发展。未来对于我国所有与互联网行业相关的企业和用户均将面临更多机遇,也将分享更多下一代互联网给用户的充分享受和体验。